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琉璃珠

琉璃珠與排灣族社會的關係是淵遠流長的,排灣族人非常重視古琉璃珠,視為傳家與婚聘中不可或缺的寶物,傳統的排灣族社會只有貴族擁有,代表持有者的特殊身分和地位的尊重。每顆琉璃珠因為色彩、紋樣不同,而流傳著不同的神話傳說與名稱,藉由這些神話賦予琉璃珠生命與神聖意義。例如:高貴漂亮之珠、孔雀之珠、太陽的眼淚、眼睛之珠等。排灣族人相信琉璃珠具有靈異力量,能祈福保護,也能降禍懲戒。古琉璃珠在傳統排灣族社會的宗教意義與階級性指標,遠超過裝飾性意義。但近代社會變遷,平民透過市場交易持有古珠則為財富的象徵。 琉璃珠依大小型制區分為大型、小型及細小型,有各色紋彩及單色珠子,有頸飾和胸飾,大型多彩琉璃珠有特定名稱,且有男珠、女珠之分,有一定的串組次序和位置,以顯珠子的價值。在排灣族衣飾上也大量採用小型單色珠子,繡出人像及傳統圖案。排灣族並無製造古琉璃珠的技術,目前的古珠是由祖先承繼相傳而來,十分珍貴。

資料來源:原住民文化管理局─臺灣原住民 原住民文化管理局─臺灣原住民

相傳好茶部落的始祖puraruyan是孔武有力的獵人,約在六、七百年前,從臺東縣太麻里社至知本間的rarando山中,名叫shichiparichi地方,帶著一隻雲豹溯太麻里河翻越崇山峻嶺來到霧頭山和北大武山狩獵。他的雲豹在好茶的tataudaiwan區的karusgan不願離去,puraruyan這才發現好茶真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他便回到臺東率領族人和親屬來此定居,再次向西越過連綿高峰以及manakual茂林和低矮叢林,下到lumingan臺地。部份族人留在此處居住,另五、六戶約四十餘人來到好茶。由於定居之前,pururuyan的雲豹曾經在kalesngan地方變幻成人,為了紀念這事,便在此處建立家屋,家屋規模宏大,有八個窗戶並定其名為kalesngan。日後pururuyan的後代在katsyanlan區另建家屋並命名為kazangilan,而把舊屋當成靈廟,專供祭祀用。

資料來源: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山海的精靈 於古琉璃珠的來源, 根據許美智小姐的研究,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排灣族人珍藏的古琉璃珠是在未到臺灣之前的祖先們所傳承的,這些來臺之前即相傳的琉璃珠比來到臺灣後才傳進的新琉璃珠珍貴而有價值。
二、根據陳奇祿先生對琉璃珠進形成份分析的結果指出,排灣族人所持有的這些琉璃珠含鉛率高,但沒有鋇的成分,因此應屬於東南亞系。這些珠子應是排灣族的遷臺祖先帶入臺灣的,而這些琉璃珠只在排灣族內流傳,應是因為排灣族人把它們當作傳家之寶之故,因此琉璃珠的流傳地區可能只在排灣族的通婚範圍內流通。另外,琉璃珠也可以進一步反過來證明排灣族人的遷臺時間,因為排灣族人擁有許多臺灣其他族群所沒有的東南亞型琉璃珠,所以排灣族移入臺灣的年代應不會早於西元初期琉璃珠尚未在東南亞大量分佈的年代。
三、有一種說法是,琉璃珠是由歐洲傳來的。主張此種說法的證據是南洋和歐洲自古以來就有交通路線,當時由南洋將香料運往歐洲,向歐洲人換取原住民們認為最有價值的琉璃珠。因為曾有學者發現婆羅州北部的原住民,擁有與排灣族極為相似的琉璃珠。因此有學者推測,排灣族可能就是婆羅州的原住民,在十三至十五世紀之間,帶著他們的琉璃珠,渡海來臺的族群後裔。
四、排灣族琉璃珠的來源之一可能是來自荷蘭。因為曾有學者從排灣族耆老中得知,琉璃珠是從排灣人所謂的Balaca人得來的,而Balaca稱呼的正是十七世紀佔據臺灣的荷蘭人。且在荷蘭的報告中,也得知荷蘭當初與臺灣原住民族的交易之中,曾包含琉璃珠在內。
五、排灣族也可能是從漢人手中交易而得到琉璃珠,不過這種說法所指稱的琉璃珠已是較晚近的珠子了。
資料來源:http://www.jyps.ptc.edu.tw/paiwan/30_art/33_art_jweal.htm

木雕

原住民木雕藝術包括原住民傳統木製生活器物、新生代原住民藝師之作品、或是以原住民為題材所創作的現代木雕藝術品等。

傳統的原住民木製生活器物與南島語系民族生活文化源遠流長,如過去邵族於日月潭渡湖的交通工具-獨木舟;蘭嶼雅美族的刳木併板船及其「船眼」和「螺紋英雄神像」的雕刻裝飾;排灣族的木屏風、崁板、貯榖木桶、木臼木杵、木匙、連杯;魯凱族和排灣族的立柱雕刻等等,以及各種表現於原住民狩獵、祭祀、慶典、歡宴、歌舞、生活器物和信仰圖騰等,無一不是原住民生活多樣化的忠實記錄。因此,原住民的木雕品,不僅具有其原始風味的藝術性,更具有其文物性,代表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可以說是今天臺灣鄉土藝術文化的重要資產。

臺灣原住民族喜歡在日用生活器物予以雕刻,除了美觀外,更傳達了文化意涵。

例如排灣族和魯凱族的頭目,通常將刻有人頭或百步蛇或鹿等獵物的圖案的雕刻品橫掛屋簷下以彰顯頭目身份,也會在屋內立起雕刻著祖靈像的大型柱雕。在阿美族住屋的木柱和橫樑上,發現刻有許多簡單的紋飾。木雕不僅是阿美族人用以記載英勇事蹟的方式之一,也是男女表達情愛的一種方法。

近年來,有許多阿美族的年輕人投入雕刻創作,使阿美族的木雕藝術更增添活力。卑南族的雕刻品大多表現在猴祭時使用的竹桿、竹水筒上。泰雅族以前曾將雕刻普遍應用在男人的竹至耳飾中。雅美族的雕刻主要著力在他們最重視的大船和住屋上,因此在製作大船或房屋時,雅美族男子總是竭盡所能的雕上細緻、整齊的花紋。

木雕材料的選擇視成品的功能而定。家屋上的木雕或像木桶、木臼、木椅等大型器物,多選用堅固耐用、不易腐壞的茄苳、臺灣櫸木、二葉松、樟木、烏心石等。小型物品例如木匙、煙斗、木梳之類,則多用月橘之類質地軟且光潔細緻的材料,因為較易於修整雕刻。傳統排灣族木匙最早都是用月橘或是大葉黃楊的木材,柄部加以紋飾,碗部則留白,木髮梳則多在握柄上施以人頭紋,此外佩刀慣常也加紋飾。

木雕器物可再分為有木雕紋飾與無木雕紋飾兩種,魯凱族雕刻中最常見的圖案是人頭紋、蛇紋或二者的組合,以及圖案變形而成的幾何文。與排灣族相較之下,魯凱族的圖案內容變化較少,但形制較為簡潔有力。

各族雕刻的圖案亦今昔有異。現今的雕刻圖案趨於生活化,如狩獵、跳舞、上山工作、照顧小孩等,表現方式由抽象趨於寫實,甚至出現了與傳統平面雕刻大不相同的立體雕像。 現今的雕刻已不再似往日一般和日常器用、階層制度的關係緊密結合。現今木雕品的藝術創作成分愈來愈重。創作的目的一方面為發揮個人自我的展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族群意識再興,因此和族人的生活結合。雖然現在雕刻已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權——以排灣和魯凱為例,以前只有貴族才進行雕刻活動。但在圖案應用上,仍有所區分。例如人頭、百步蛇、陶壺等圖案仍是屬於貴族階層的;平民階層用的圖案則多以日常生活為主題,如狩獵、耕作、舂米等。

在排灣族社會中,雕刻師多是男性。而且多具有貴族身份,雖也有平民,但數量不多。在以往的排灣族中並無專業的雕刻師,雕刻工作只是為滿足社會的需要。因為裝飾或美化家屋都是貴族階級的特權,因此平民的雕刻師只能為貴族服務,不能用在自己的家屋上。雕刻師無法透過雕刻技法而獲得社會身份的晉升,最多只能得到眾人的敬重而已。

資料來源:

http://www1.mlc.gov.tw/woodcarving/b/03.php、

http://www.tacp.gov.tw/ART/ARTS/CARVE/CARVE1.HTM

十字繡十字繡

阿美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布農族、鄒族、和若干現已漢化的平埔族,均從事刺繡。各族所用顏色和花紋都不相同,頗易辨認。排灣族北部和魯凱族多作十字繡,以橙(或紅)、黃,.綠三色細線刺繡於黑色布上,文樣有菱形文、階段形文、三角形文、和花葉形文等。直線繡、緞面繡、和鍊形繡見於魯凱族。直線繡多用黑線在白細布上繡出花葉形文、三角形文,和曲折文。緞面繡的色調和十字繡相同;以橙(紅)、黃、綠等色細線在黑布上繡成菱形和波形花紋。用以刺繡緞面繡的黑布多為綾組織布,但用以刺繡十字繡和直線繡的則多為平組織布。這些棉布均得自漢人。鍊形繡多用以鉤劃花紋。

傳統服飾

 布農族男子以鹿皮為衣料,上衣為帶毛鹿皮背心,外披露皮披肩,背心的背部是用一整塊皮做的,前襟兩塊,胸部敞開。正胸織成幾何形之花紋成斜方塊。自頸間掛一方形的胸袋、腰亦掛有腰帶以蔽其下體,盛裝時另加鹿皮縫成臂套與帽子。布農女裝則是以黑布或紅布纏頭,常衣窄袖常裙,肩袖以刺繡滾邊,下穿圍裙膝褲。

布農族在衣飾上的織紋、多用黃、紅、黑、紫四色互為配而成條紋,配色非常調和美麗。其次秀技術也較複雜而精巧。


阿美族衣服為次要的消費生活,平常並不重視,其主要在禦寒保暖,在節慶時盛裝,男性表現其年齡階段中之地位。


衣服可分為常服和禮服。

常服:男子冬天穿皮衣、皮雨衣、麻布外衣、丁字褲、夏天則上裸而下用一丁字褲護陰,在夏天上身赤裸,下身為一片裙。

女性則有長袖短衣、短袖上衣,下有兩片裙、和圍裙,綁腿。 禮服:為盛裝時穿,斗笠、藍色長上衣、編織腰帶、黑色一片裙。女有霞披、兩片裙、圍 裙、有袖上衣、男女各有檳榔袋,男女的裙子常有著精美的刺繡圖案十分美觀。


卑南族的服飾男女有別,長幼有別,而社會階段亦有分別,如男子穿腰裙,女子穿女裙,開始男女就有分別,男女年齡分級,各級都有其自己的衣服,在成婚時期男女服飾最為華麗。

男性服飾以青年的服飾最美。
上衣: 長袖短襟,黑似對襟,綴有五紐。
黑短褲: 前襠與褲腳皆有繡邊。
套褲: 首領家人用,前腿部份用紅、黃、黑等色線排繡做成。
檳榔袋: 袋上有刺繡,袋上有飾穗。
腰袋: 用花色線織成條紋飄袋,繫於腰間。
首領和祭司在盛裝時有羽冠與間帶、頭帶,而一般人僅著黑色腰裙和纏頭巾。

女性服飾以適婚少女衣飾最為完整。
頭巾: 印花方巾,對折成三角形,包在頭上。
上衣: 與男性上衣相似,但以白布滾邊。
背兜: 邊有刺繡,有夾層口袋,圍在背部腰上,垂到臀部。
腰裙: 長方形黑布,以紅布或白布做裙帶,下緣滾邊,有時刺繡。

綁腿: 二塊方布,四角綴帶,綁在小腿上,普通用黑色,亦有用藍印花布縫製。


排灣族的衣飾受其社會階層的影響,因此,貴族在服裝的色澤上,刺繡上來表示其地位,尤其在盛裝時,與平民的區別最大。

男性服飾,一般常服有皮帽、頭巾、短襟長袖上衣、胴衣、皮背心、腰裙。盛裝的服飾有上衣,施以刺繡,繡以各種紋飾。披肩,以夾織的布製成。套褲,以紅黃綠等顏色綴製而成。

女性服飾,平常服有頭帕、上衣,受漢人影響,長裙開襟,窄袖。腰裙 、綁腿、手套。盛裝與常服在形式上相同,只是有刺繡和夾織而成,如花頭帕。刺繡長衣、綁腿、刺繡的長袍和手足套。

魯凱族在衣飾上受其社會階級的影響,地主貴族有裝飾的權力,而佃民則沒有此項特權。但是可經過買賣的手續,佃民付錢可獲得這項裝飾特權。
魯凱族的日常衣服,男性有皮帽、頭巾、上衣、肩帶、腰帶、皮雨衣、鹿皮衣、鹿皮套褲、煙帶、火藥袋等。女性則有頭巾、長袍、腰裙、綁腿、手套、網帶、皮雨衣、布袋等。

雅美族的衣飾與各族不同,男子平時僅以腰布為丁字帶,或穿著對襟短背心,此外無衣無履,夏天炎熱,頭袋籐盔或木盔以避炎陽。
雅美女子經常上身穿背心,下體橫圍腰布一條,各季以方布一塊,自左間為裹其身魚左肩打結,夏天頭帶木片製八角頭盔,無履。

噶瑪蘭族織布是噶瑪蘭人相當重要的傳統工藝。事實上,臺灣的南島民族都有手工織布的傳統,只是平埔族人因為漢化的關係,這項工藝多已失傳,不過噶瑪蘭人仍保留著這項技藝,尤其花蓮新社一帶的噶瑪蘭人,直到現在都還有人穿著運用傳統技法織出的齊肩無袖短衣。噶瑪蘭人織布慣用植物纖維,一般會依製作物品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植物,製衣多用山苧麻、苧麻;製袋多用水龍、香蕉樹、構樹以及一種名為 Velanun 的野生樹。

根據張振岳 《 噶瑪蘭的特殊祭儀與生活 》 中的調查,噶瑪蘭人織布可分為:處理植物纖維、整理經緯線、上機紡織、製作用具等四個步驟。處理植物纖維:一般噶瑪蘭人以香蕉絲織布,嚴格說起來,那是一種纖維較韌的「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