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泰雅族


傳說泰雅族發祥之神、於太古時代的Binsbukan之地,一個巨石突然爆裂而誔生了一對男女神。Binsbukan為今日臺灣西部的南勢,舊稱「白狗社」(Hahku)。泰雅族後來從中西部的舊居地,分別向北、向東或向東北移動,成為臺灣原住民中地理分佈最廣大的一族。
泰雅族散取於北部山區,戶與戶之間相隔很遠。換言之,一個部落分散於較大地域,很少有部落的集體活動。他們沒有集會所,為了尋求新的耕地與獵地,到處流離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使其歌唱方面沒有眾人合唱,而以個人獨唱或二人對唱為主。
泰雅族的歌謠在原住民歌唱中.停留於較簡單的狀態,無論節奏或旋律都自由而單純,歌唱如說話敘述似的,而無視節奏型或音階型架構發展。此外,泰雅族無重大耕祭儀,這是未能舉行大型歌舞的原因。
泰雅族有一支族「賽德克」(Sszeks),分佈於臺灣東北部,其風俗雖然與泰雅族大同小異,但歌唱似乎比泰雅本族豐富些,如四音組織或卡農唱法之使用。

基本音組織:
1.三音組織:在小三度上或下方加大二度。
2.四音組織:在小三度上下加大二度。
 

現在的演唱形式是單音唱法,但是過去能唱複音唱法中的卡農,如「迎新娘之歌」、「舂小米之歌」。除了歌唱以外,口簧琴曾是其獨特樂器,用途為:傳話,舞蹈伴奏及吹奏音樂等。


 歡迎新娘之歌

賽夏族賽夏族

基本音組織基本音組織:
1.三音組織:在小二度上方加大二度及三音組織之重疊成五聲音階。
2.三音組織:在完全四度上加大二度及三音組織之重疉成四聲音階。
 

賽夏族最有名的歌是矮靈祭的祭典歌,既保存古老傳統,且透過長篇歌詞,巧妙的押韻法,表現其美妙的口傳文學。茲舉例如下:

「開始播種之歌」(Kakisto-Mokohan) 「開始播種之歌」(Kakisto-Mokohan) 歌詞:

A:Kale Nape Ka Boguru,(意思不明,可能是請神的宣詞)
B:Kahahe Ka Heyur,(一早帶著茅草火把)
C:Kate Solo Rao Ho,(帶著小孩去田裡)
D:Raisaka Mua Ho,(到了山坡地開始播種)
E:Mua Ho O Lahoru,(順著下坡地往下播種)
 

唱法順序「唱法順序:


A───,B───,
A───,B───,
B───,C───,
C───,D───,
D───,E───。
賽夏族屬於小族群,一部份受漢族客家文化之影響,另一部份受泰雅族之影響。
 

賽夏族

布農族布農族


是中部山區最大的一個族群,海拔高度自一百公尺至兩千公尺之間,少數住在兩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布農」(Bunun)即「人」之意,本族人叫Bunun Toza(本族的人),外族人叫Waibi Bunun(異人種)。 布農族是屬於農耕兼狩獵的民族,因此大部分民族祭儀都與農獵時期有關,並舉行頗具規模的樂舞。例如:「傳訊號子」(Mazi-roma)、播種前的「祈禱小米豐收祭歌」(Pasi but but)、報戰功的「歡呼聲」(Malastapang)或「打耳祭」(Marasitionmal)等最具特色。 至於布農族歌唱都是團體的合唱,而且大部分發出:Do-Mi-Sol的自然泛音和絃,可能與其重視民族祭儀、民族團結,及居住高山地帶的自然環境有關。

基本音組織基本音組織:
然和絃組織為主,而有五度(或四度)平行唱法。


布農族以團體歌唱為主,其中祈禱小米豐收的祭典歌,最能代表該民族的音樂特質。弓琴是取普遍使用的樂器。


 

布農族


鄒族(又譯為「曹族」(Tsos))鄒族(又譯為「曹族」(Tsos))


根據鄒族的創世傳說:祖神發祥於玉山(Panto unKoa,日治時代稱新高山)上的巨石,後來因人口增加而各自下山,分為各部落的社群,而往東部下山的族(Maya)成為日本人。現在達邦社的頭目家的庭園中,仍保存此一巨石。 鄒族的歌多與其部落生活共同體有關,重要的包括下列祭儀時的歌舞,如:祭祖神的「招神」(Ehoi)、「報告戰功」(Toue)、「獻給戰神」(Nakumo),可見本族人性格強悍,團結尚武的精神。

基本音組織基本音組織:
協和和絃組織。


豐年祭中的祭祖和迎戢神的典禮是鄒族的傳統,並保存鄒族的音樂特質,歌唱方式包括單音與和聲唱法,雖屬小族,但卻是唯一具有三拍子或複拍子節奏。


 

排灣族


臺灣南部最大的族群。排灣族的婚姻是招婿制,男子嫁到女方。有平民與貴族之,分頭目是女性,是世襲制。 傳說本族發祥之地為大武山,設有祖靈聚會所,每五年一次問各村落,因此有「五年祭」(Maluvug)的盛大祭祖靈儀式。排灣族的歌有頭目的歌和平民的歌的分別,在婚禮的歌聲中,頭目群(貴族)、平民群和新娘的「哭調」重疉,構成異音合唱的效果。此外,南端排灣族獨唱的旋律,構成:Do-Mi-Fa的半音型四度三音的音組織,與日本琉求、印尼峇里島音樂音階相似,是否與黑潮文化圈有關?值得研究。
 

基本音組織:
1.四音組織:Do、Mi、Fa、Sol
2. 五音組織:Do、Mi、Fa、Sol、La


兩者都具有半音。 他們的歌唱法,除了單音唱法之外,還擅長於複音唱法中的頑固低音,以慶祝儀式的團體歌為其特點,如婚禮與豐年祭的歌舞。笛類樂器,包括雙根鼻笛、單根鼻笛、縱笛及横笛,為常用之樂器。


 

魯凱族魯凱族


魯凱族以前又叫「恰利先族」(Tsarisens),漢人叫他們「傀儡番」,屬於排灣族之一支族。

因被排灣族包圍,音樂方面已大玫被排灣化。但根據1943年黑澤隆朝的調查:「歌謠方面發現珍稀的半音階的旋律。那是一種斜向進行的合唱,是在持續低音上旋律旋迴的歌唱。在高砂族的其他族群,我沒有聽過。從這樣的觀點上,魯凱族的『持續低音與半音階旋的斜向合唱』、布農族的『自然泛音唱法』、賽夏族的『平行唱法』,都給予音樂學上提出了大問題。」「至於斜向進行與持續低音唱法,我想來自雙根鼻笛的演奏,一根無孔笛吹持續低音,另一根有孔笛吹奏旋律...。」

阿美族


阿美族分布於臺灣東海岸的平原地帶,由於幅員狹長,因此從北到南反應了不同音樂的習俗。例如:北阿美的歌謠較喜歡具節奏怠的樂舞,南阿美卻擁有曲調獨唱或對位合唱。秀姑巒阿美和海岸阿美,以田浦社為中心發展了豐年祭的歌舞;臺東阿美和卑南阿美,以馬蘭社為中心發展了嬉遊性複音合唱。

阿美族居住於海岸,卻缺少與海、船或捕魚相關的歌瑤。 此外,阿美族很早以前,即被劃入一般行政區,大量接收外來文化,特別是漢族和日本的影響,在歌謠上也聽出這種比較近代的外來音樂風格,例如五聲音階的旋律與明確的節奏。

基本音組織:五聲音階。


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中最大的一群,也最擅長於單旋律曲調唱法。此外,單音唱法的全部形式,複音唱法中的自由對立,是這一族的特點。豐年祭的祭典繼續數天,從頭到尾以團體歌唱跳舞來慶祝,這一族還保存有女巫的各種祭祀歌,年齡階層儀式歌等。在豐年祭的舞蹈中,放人身上掛著不同形狀的鈴,增加其歡樂的音響效果。
 

卑南族卑南族


基本音組織:五聲音階。基本音組織:五聲音階。


卑南族是小族,周圍被阿美放包圍,文化上極受影響。他們的歌唱只有單音唱法。 歌謠中採用許多無意義的、母音系統的襯詞,有的甚至從頭到尾唱母音襯詞。這種母音唱法與包圍本族的阿美族的歌謠相似。 卑南族有一種與「出草」(Ira Irao)相關的敍事詩,它的吟唱配合詞句的疊句、頭韻、尾韻的對句等,表現出美妙的修辭法。例如: Sangalan Sagalan Linomannan Rayoan Rayoan Biwawaoan (高興)(高興)(一家人) (襯詞)(襯詞)(同一族的人)    
 

達悟族(雅美族)


達悟族的歌謠從音樂的起源論而言,提供極為珍貴的、原始的資料。從音組織而言,它是前音階(或無音階)的一種朗誦型,例如以一音為中心、二音二度至三音三度為止,沒有節奏,更驚人的是沒有任何樂器!

基本音組織:
    1.二音組織:Do、Re
    2.三音組織:Do、Re、Mi


雅美族居住於臺灣東南方海上的蘭嶼島,長久以來與本島隔離,因此得以保存極原始的歌唱風格。其歌唱內容,與泛靈信仰的祭祀,(捕魚、造船、造屋、種芋頭)、傳說及與歌者性別年齡有密關係。演唱方式大部份屬於單音唱法中的朗誦形式。此外,慶祝工作房落成的敍述歌是其特點,屬於一種異音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