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亞洲鐵人-楊傳廣(1933~)

楊傳廣,族名「Misun」,昭和8年(1933)生於臺東馬蘭,父楊博宗,母楊玉蘭,是世居馬蘭的阿美族人。

楊傳廣就讀農校,當時的校長是陳耕元,體育老師是陸森寶。開始接觸的運動是棒球,後來老師發現他的田徑天賦,特別對其加以訓練。民國41年(1952)楊傳廣代表臺東縣參加第七屆省運,跳高成績為1.83公尺,破省運紀錄。民國42年參加第二屆東部聯合運動會,跳高成績為1.85公尺。自此起開始在田徑場上嶄露頭角,其跳遠、110公尺高欄、跳高、十項運動等項目,均先後破省運、全國及亞運紀錄。民國44年代表我國參加亞運,在十項運動中奪得金牌,也自此有了「亞洲鐵人」的稱號,民國47年再得亞運十項運動金牌。之後赴美國參加全美十項運動錦標賽,不但獲得亞軍,並且破亞運紀錄。

之後,楊傳廣在政府安排下,進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體育系就讀。在美期間,參加大小競賽160多場次,捷報頻傳。民國49年參加羅馬奧運,十項運動獲得銀牌,首開國人在奧運會得獎紀錄。民國52年,參加美國加州聖安東尼運動會,勇奪十項運動冠軍,並打破運動紀錄。民國63年參加東京奧運會退休,轉任教練,曾出任體總訓練中心總監。民國72年嘗試從政,由國民黨提名,當選立法委員。但從政非其專長,乃興建臺東玉璽宮並擔任住持。

楊傳廣於民國89年赴美探親時發現得了肝腫瘤,民國90連1月5日住進高雄長庚醫院治療。後來病情好轉,回國家體育訓練中心繼續擔任教練。

就一位東方人而言,楊傳廣在體壇的成就非凡。民國47年,楊傳廣獲選列名「海姆斯體育基金會」年度世界業餘運動家名單。三度進入美國境內的「名人堂」,一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二為1963年締造美國男子十項全能世界記錄9,121分的場底,三為頒給他「終身成就獎」的霍姆名人堂。臺東縣政府也將臺東市內一條主要道路命名為傳廣路,以資紀念。


草木人文盡化音樂-- 陸森寶(1910~1988)

陸森寶族名バリユワクス(bariyu wakusu),日治時期名森寶一郎;臺灣光復後,民國35年(1946)回復原有姓名時,改名陸森寶。明治43年(1910)生於卑南社,母羅美英、父羅萬守,是世居卑南社的卑南族。

昭和2年(1927)入臺南師範學校就讀,昭和8年畢業(普通科五年、講習科一年);同時,取得臺灣公學校甲種本科正教員許可。昭和8年起,新港公學校(今三民國小)訓導;昭和13年,任寧埔公學校(今寧埔國小)訓導。昭和16年,回任新港公學校(同年4月,改稱新港國民學校)訓導,同時擔任新港莊新港青年學校指導員(指導棒球、相撲、體操、音樂、文藝等)。昭和18-19年,任小湊國民學校訓導。臺灣光復後,線 留任於成功鎮忠孝國小(原小湊國民小學),後來接受鄭開宗敦聘臺東農校(今臺東農工)體育和音樂老師,陸森寶感情豐富,平易近人。年少時伊布洛習俗入青年會館,接受體能訓練,隨部落長老吟唱傳統歌謠,同時虛心學習傳統文化。臺南師範學校求學時,在體育方面,曾獲得400公尺田徑比賽冠軍。當接觸到鋼琴時,音樂細胞就開始活躍,課餘常入琴房苦練;後來,不但獲得學校鋼琴比賽冠軍,在日本天皇胞弟至臺南訪問時,還代表臺南師範學校以鋼琴演奏迎接貴賓。昭和5年(時年20歲)8月,臺北帝大語學研究室派人到卑南社調查傳統神話時,是由鄭開宗和陸森寶口述,並收錄在小川尚義、淺井惠倫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內。

陸森寶在新港一帶教學十幾年,不但注重學生的智能教育,也注重品德和體能較育。小湊國民學校在昭和19年是臺東廳小學體操示範學校,就是陸老師體育教學的成就。陸森寶在臺東農校任教期間,每次學校參加運動大會,都是由他帶隊。至今東海岸曾被陸森寶教過的學生,除了肯定他是一位優秀的老師,還暱稱其為モリ先生(森老師),可見其如何受學生愛戴。宜灣的黃貴潮認為他的音樂成就,是來自陸森寶老師的啟發。鄭玉妹校長曾受教於陸森寶,她認為陸老師不但教學,也教人。

陸森寶部落歌謠的傳唱與教唱者,也是音樂創造者,週遭人、事、物都能觸動他的創作。森寶一生創作歌曲約60手,半數是膾炙人口的民歌,半數是宗教詩歌,<美麗的稻穗>(bulai naniyam kalalumayan)、<懷念年祭>等是他的代表作。陸森寶於民國77年去世,享年79歲。去世時,家中白板還留有未完成的曲譜。為紀念這位民族音樂家,臺東縣政府於民國88年,在臺東縣立文化中心舉辦「懷念陸森寶紀念音樂會」,盛況空前。

陸森寶陸夏蓮(原名ナッコ)為妻,育有子女8人,其中四子陸賢文,述者,其長子陳建年,即民國90年代卑南族名歌手。 


將天籟之音唱向國際-- 郭英男(1921-2002)

郭英男,族民Difang Duana(里望),大正10年(1921)生於臺東馬蘭席唱傳統歌謠,逐漸嶄露頭角,歌藝超群。18歲起即被部落長老指定擔任領唱人,打破長老才能擔任領唱的傳統。

民國67年(1978),從事民歌採集的許常惠教授來到臺灣。再馬蘭部落時,由郭英男及部落吟唱對唱出各種傳統歌謠,有如天籟之音,許常惠教授深受感動。之後,郭英男與部落吟唱隊,便經常在地方活動中受邀演出。

民國77年,許常惠教授帶領郭英男與部落吟唱到法國,並在文化之家演出,轟動一時,當地媒體譽為「天籟‧來自臺灣的聲音」。民國82年德國「迷樂團」(enigma),擷取郭英男所唱<老人飲酒樂歌>中的片段,配在<return to innocence>(反璞歸真)一曲中,使該曲大賣,民國83年該取進入美國流行歌曲單曲排行榜第4名。民國85年該曲成為1996亞特蘭大奧運會主題曲,才引起國人注意,並挑起多年來原住民歌者長久以來被忽視權益問題。在國內熱心人士協助下,郭英男向相關單位提出國際訴訟,哼來還爭取到相當的補償。當年郭英男與國內魔岩唱片公司簽約,發行《生命之環》等專輯光碟。民國87年11月《生命之環》專輯在東京登上涉谷趨勢界音樂排行榜冠軍,單曲<拜訪歌>獲得日本福岡電臺播放排行第一名。民國88年郭英男與馬蘭吟唱隊受邀到日本,參加「愛與夢音樂祭」演唱會。

民國89年郭英男獲得第11屆金曲獎非流行音樂類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民國90年陳水扁總統來臺東市參加馬卡巴嗨活動,並加入臺東是阿美族年齡組織之「總統隊」,儀式中由郭英男為其戴上頭冠。

民國91年3月29日清晨因病去世,享年82歲。陳水扁總統於4月9日上午特別前往其位於臺東的靈堂上香致意,並追頒教育文化一等獎章。臺東市公所和魔岩唱片及公共電視於4月13日晚間,在臺東市海濱公園舉辦「失去單音的和弦」追思音樂會。4月14日上午在同一地點舉行奠禮,由行政院原民會主委陳建年主奠,陳水扁總統特頒「樂壇流芳」匾額,備極哀榮。


民族音樂作曲家-- 李泰祥

李泰祥,昭和16年(1941)生於臺東馬蘭社,是世居當地的阿美族。民國45年(1956)考入國立臺灣藝專美術印刷科,後轉入音樂科,主修小提琴。在校期間,他在小提琴演奏上表現突出,畢業後擔任中國青年管絃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灣電視公司交響樂等的首席小提琴。

民國62年,李泰祥獲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全額獎金,及國務院交換計畫學者獎學金赴美,至各大學音樂學院及交響樂團觀摩研究。一年後李泰祥回臺,受聘擔任省立交響樂團指揮,業餘即投入音樂創作。李泰祥的音樂創作是自學的,求學期間已在「製樂小集」發表其早年作品。民國64年發表管弦樂作品<現象>,民國65年發表<雨、禪、西門町>錄音帶音樂,其<大神祭>由雲門舞及改編成<吳鳳>舞劇演出。民國66年春在東京發表<清平樂>,在臺北發表<大地之歌>,同年秋應邀參加日本第三屆亞洲新媒體演出。民國67年春發表第一次傳統與展望,演出<還緣>音樂實驗劇。民國68年春發表第三次傳統與展望,演出<太虛吟>。

民國70年在德國佛洛都世界音樂節發表<幻境三章>。民國71年春發表第四次傳統與展望演出<美的宴饗>。民國72年春發表第五次傳統與展望演出<新調>,將校園民歌以管絃室內樂的形式發表。民國73年爲雲門舞集寫成<生民篇>、<新傳>等管絃樂舞劇作品,並演出大型歌劇<張騫傳>。民國76年11月30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三式-氣、斷、流>鋼琴五重奏。民國82年於國家音樂廳發表<山、絃、巢>,首位國內結合華語、臺語、原住民語、女聲、打擊樂、鋼琴及弦樂四重奏的室內樂曲作品,民國83年在加拿大多倫多演出<三式-氣、斷、流>鋼琴五重奏。民國87年於國家音樂廳發表<太虛吟Ⅱ>、<馬蘭組曲>等作品。

除了在藝術音樂的創作外,在校園民歌風起雲湧的年代,他也開始創作民歌,企圖在精緻和通俗之中,找到ㄧ個「新的空間」,因此他寫出了「橄欖樹」、「錯誤」、「野店」等膾炙人口的歌曲。他的作曲地位,被肯定為臺灣中生代的代表人之ㄧ。李泰祥的創作涉及各種不同的規模、技法及風格,規模方面:從室內樂至管絃樂、舞劇、歌劇等;技法方面:從浪漫派到調性至印象派調性、表現派複掉與無調性,電子媒體音樂,錄音帶音樂等;風格方面:從嚴肅的藝術音樂至通俗的應用音樂、流行音樂等。他的音樂作品多采多樣,在臺灣可說是獨樹一格。

參為臺灣原住民的李泰祥,一方面吸收國際現代音樂精髓作為創作的內涵,一方面保持對民族音樂的深厚感情,散發其獨特的音樂才藝。財團法人吳三連獎基金會肯定他的終身成就,於86年頒給第20屆藝術獎音樂類吳三連獎,同年也獲得第八屆金曲獎的特別獎。


 第十屆金曲獎得獎人-- 沈文程

沈文程生於臺東縣卑南鄉東興村(達魯瑪克),有魯凱族血統,出道甚早。民國72年(1983)發行第一張臺語專輯《心事誰人知》之後,聞名歌壇。民國73年發行《漂泊七逃人》專輯,創下銷售佳績。民國82年起開始詞曲創作,<來去臺東>、<舊情也綿綿>等為其代表作。民國87年發行的《起程》專輯,一改風格,以搖滾音樂的型態呈現,並獲得民國88年第十屆金曲獎的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
 

第十一屆金曲獎得獎人-- 陳建年

陳建年,族名Purdur,民國56年(1967)生於臺東鎮(今臺東市)南王里,是世代居住此地的卑南族。歌謠基礎傳承自外公陸森寶,18歲就開始創作。民國88年,其《海洋》專輯獲選入「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有金曲獎風向球之稱)十大專輯獎之ㄧ。民國89年其以作品《神話》,獲得第十一屆金曲獎的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作曲人獎,同時以作品《海洋》,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第十一屆金曲獎得獎人-- 紀曉君

紀曉君,族名Samingad,生於臺東市南王里,是世代居住此地的卑南族。歌謠基礎傳承自外祖母曾修花,也受到外祖父(部落領唱人之一)及父、母的音樂薰陶。高中畢業後即前往臺北,以母語演唱方式參與表演。民國89年其以作品《太陽、風、草原的聲音》,獲得第十一屆金曲獎的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新人獎。
 

第十三屆金曲獎得獎人-- 王宏恩

王宏恩,生於臺東縣延平鄉武陵村,是世居此地的布農族。具音樂天賦,自幼即入武陵教會唱詩班。求學途中,創作不斷,並依陸發展成集製作、作曲、作詞、編曲、演唱等於一生的全方位歌手。其《王宏恩Biung同名專輯》於民國90年(2001)獲選入「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最佳專輯獎,民國91年獲得第十一屆金曲獎的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


  第十三屆金曲獎得獎人-- 張惠妹

張惠妹,生於臺東縣卑南鄉泰安村,是世代居住此地的卑南族,具音樂天賦。民國82年(1993)參加臺視五燈獎競賽,並五度五關獲得勝利。之後走入歌壇,歷經主唱,Pub演唱,歌藝日進。後與豐華唱片公司簽約,民國85年其第一張專輯《姐妹》大賣,自此走紅。淇演唱會在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之上海、廣州、昆明等地都轟動一時。專輯發行遍及華人地區,得獎甚多,海外華人譽之為「華人之光」。民國91年獲得第十一屆金曲獎的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亞洲週刊第十七卷第一期(2002/12/30-2003/01/05)並選之為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