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名:太麻里鄉查拉密文化健康站
承接協會:臺東縣太麻里鄉查拉密文化健康站
文健站成立時間:108年2月
服務部落範圍:查拉密瀧部落
服務級距:20-29人
服務長者族群:排灣族
計畫負責人:張英花
照服員:蔡惠美
最高學歷:高職畢業.
經歷:教會事務幹事
專長:手工藝、跳舞
照服員:賴瑾霞
最高學歷:高職肄業
經歷:多良火車站銷售人員、馨香蘭餐廳服務人員 專長:烹飪、長者體適能
文健站簡介:
查拉密(Calavi)文健站本站創立於108年2月起迄今,設置於多良長老教會
文健站特色:長者會分享食物到站上一起享用
主要服務內容
1.提供失能及健康長者營養餐飲服務,讓長者食的健康,活出健康的生活及節省飲食
花費,提升生活環境與品質。
2.鼓勵失能及健康長者社會參與、降低憂鬱的發生、減少長者獨自在家的安全問題。
3.營造失能及健康長者學習環境,促使長者將排灣族文化與生活技能延續傳承至下一代,並成為部落教材及在地文化資料庫,讓長者找回自己的存在價值感。
4.找回部落互助合作精神,建置照顧長者福利機制,發展互助(換工)之關係,拉近人情感。提升凝聚力與共識,找回失去已久的和諧,提升有共識,並整合各項資源建設部落已備有空間照顧部落長者。
一、服務範圍部落介紹(地理位置、人文特性):
服務區域範圍:多良村查拉密部落1鄰-9鄰
服務年齡範圍:部落55歲以上長者有81人,男性有31人,女性有50人。
地理位置:
1.地理環境:多良村的瀧部落Calavi是太麻里鄉最南端的部落,多良這個名字源自當地排灣族社名「打腊打蘭」於日治時期(1937年)以日語近音而改稱為多良村。查拉密(Calavi)部落以排灣族居多,約70年代時分上多良與下多良,上多良為排灣族Jalujalon社的人,因取水不便,於民國88年左右陸續向外遷出,剩下居住於下多良-查拉密(Calavi)部落。本部落位於南迴公路上方,可以俯瞰蜿蜒的公路,卻聽不見來往的車流聲,在部落裡不管哪一個位子都欣賞得到太平洋百萬海景,每家每戶都是海天一色的景觀、視野遼闊,有臺灣最美麗的火車站之譽,加上於99年有一位熱心人士出錢出力推動及規劃下,設立向陽木工坊觀景台,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聖地,進入查拉密(Calavi) 部落有一座可愛的集會所及2間教會(天主教教堂及基督長老教會),是部落族人主要之活動空間及精神寄託之所。天主教仿聖經耶穌赴刑場前的路徑,安排一條「拜苦路」的路徑,今年結合部落廚房(芙瀨實驗廚房),讓來訪遊客多一處參訪消費的地方。
人文特性:
1.每年7月至8月是本部落之收穫節,離鄉之遊子會在那天回來參與各項競技活動(如射
箭、頂上功夫、搗小米及學習傳統打獵技能)及舞蹈展演。
2.經濟狀況:本部落族人經濟來源大部分以務農為主,農作以小米、紅藜、樹豆及山地豆、
南瓜、生薑、薑黃、落神花為主、於木工坊及火車站之攤販為次之。
二、得獎/重要事蹟(依照年份填寫)
(一):111年獲得文健站績優照服員獎
三、文健站故事分享(200字以內)
邱來珠vuvu故事分享:
在105年時先生因生病過世,那時小兒子在花蓮玉里榮民醫院,因孩子的精神不好所以把孩子安置在花蓮醫院,雖然我有些不捨但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我也無法照顧他,大兒子及二兒子都在彰化工作沒有人陪伴我只有三兒子在家,但是很不好溝通女兒也在台東不方便常常回來看我。
在107年時我的大兒子因心肌哽塞過世了,當時我很難過想一想在不久之前我的先生才剛過世,現在怎麼又換我的大兒子,我在想是不是老天爺跟我開玩笑,那時我的生活不知道怎麼過的,藥我也不知道怎麼吃的,那時我的血壓都160-180左右,後來心情平靜下來了女兒才帶我好好看病,那時我的血壓都穩定了,也按時吃藥了。
在108年時部落宣導要開辦文健站時來我家訪視說可以來上課了喔,我就馬上答應說我要來上課,我就上了8個月我又接到二兒子過世的消息,於是我真的崩潰了,這短短的時間裡我失去了我最愛的先生及我最疼愛的二個兒子,也就那時候我的身體也漸漸衰弱下去了,還好有我文健站的都同學來安慰我,老師來都來訪視及幫我量血壓陪我聊聊天,我在家休息很多天了心情也比較好一些了,於是我又回去上課了,看到好久不見的同學心情就會好一些了,我也謝謝同學對我的關心也謝謝老師的照顧,所以我很喜歡跟同學一起上課一起聊聊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