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名:東河鄉都蘭文化健康站
承接協會:社團法人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文健站成立時間:106年1月
服務部落範圍:都蘭部落
服務級距:30-39人
服務長者族群:阿美族、達悟族、漢人
計畫負責人:陳建華
照服員:陳薏安
最高學歷:高中職畢
經歷及專長:聖母醫院居服員.文健站照服員 專長:手作
照服員:沈凰雅
最高學歷: 台北馬偕護理職業學校
經歷及專長:台北馬偕醫院護士.聖母醫院督導 專長:溝通

照服員:林余月妹
最高學歷:都蘭國中
經歷及專長: 藝術團舞蹈老師 專長:舞蹈

文健站簡介:
一、服務範圍部落介紹(地理位置、人文特性):
地理位置:都蘭,源自當地阿美語A’tolan(音譯:阿都蘭),意指石頭很多以及地震頻繁的地方。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是一個典型的阿美族部落,這裡背倚都蘭山,面俯廣闊無際的太平洋,景色宜人。由於臺東海岸山脈歷經長年板塊運動的擠壓,呈現綿延百餘公里的山巒,壯觀的海階地形綿延長達4公里,這裡的地形和長濱鄉的海階緩坡非常類似,或許因著古老地形的恩賜,千年的地質變動造就了一處珍貴的考古文化──都蘭遺址。
人文特性:年齡階層.敬老
二、得獎/重要事蹟(依照年份填寫)
(一):107年評鑑特甲
(二):108年評鑑績優
108年活力健康操創意獎
(三):109年創意書包獎
(四):111年評鑑甲等
年大手牽小手歌謠比賽第二名

三、文健站故事分享(200字以內)
文健站前期行政業務量其實並不大,直到前兩三年開始資料細分加上系統上路.量表出現才開始有不一樣.行政部分加重,但是習慣、上手之後會發現系統非常棒..不在有一大堆手寫的紙本,系統也因慢慢地改善越來越人性化.雖然行政量大感覺辛苦.但是讓我覺得辛苦的是長者家屬溝通.因為是自己的部落所以與家屬其實都認識.但有些因子女在外地工作,返鄉時也沒機會碰到面.電話溝通也常因為子女工作繁忙沒說上幾句話.在家屬無法了解文健站模式及運作下.會以為來站上的長輩都是被伺候及無條件的服務任何需求.身為照服員的當然會盡量協助長輩的困難,但是文健站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維持長者自主能力(把文健站當作自己的家,在家怎麼做怎麼生活,來文健站就繼續保持)、延緩老化、失能.失智及追蹤長者在家生活情況等等.當然還有課程設計上給予長輩的訓練及歡樂.
至於如何改善這個問題,利用LINE群組常常傳長輩上課照片或是私LINE家屬告知訪視時看到的問題及身體狀況.避免電話的打擾,也可以讓家屬透過照片慢慢了解文健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