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名:東河鄉東河部落文化健康站
承接協會:臺東縣東河鄉東河社區發展協會
文健站成立時間:109年3月
服務部落範圍:東河部落
服務級距:20-29人
服務長者族群:阿美族、漢人
計畫負責人:高文俊
照服員:賴馨玫
最高學歷:專科
經歷:救星教養院生輔員、文健站照服員
專長:唱歌、跳舞

照服員:高琦芸
最高學歷:學士
經歷:東河幼兒園行政人員、文健站照服員
專長:會計、文書

文健站介紹
一、服務範圍部落介紹(地理位置、人文特性):
從山間,從溪流,到海口馬武窟溪是瑪洛阿瀧部落的生命源頭孩童在溪中嬉戲,青年在溪中捕魚採集瑪洛阿瀧的生活故事,從馬武窟溪開始說起…
Marongarong意指溪水湍急之貌,部落的祖先遷徙到此地,聽聞溪水轟隆隆的聲響,於是東河部落「FAFUKOD」以Marongarong稱呼此地。瑪洛阿瀧部落,依傍著馬武窟溪,前有出海口,背倚海岸山脈,生活依循著自然資源,往山中採集,往溪裡海中漁獵。多元物產,讓遷居至此的人們定居下來,知足生活。
二、得獎/重要事蹟(依照年份填寫)
(一): 111年評鑑甲等
(二): 111-112年執行體適能計畫

三、文健站故事分享(200字以內)
東河部落文化健康站雖然剛成立兩年多,如今照顧村落60位長者,長輩們齊聚一起上課,不只安排許多課程延緩長者失能,也能延續自身的傳統技藝,無論是手做、歌舞,同儕之間會互相幫忙,「雖然我們是老師,但是我們也是跟著老人家來學習文化傳承的部分」,長者們利用月桃葉編織的包包,拿到部落路邊攤位上擺設,當賣出去時,非常開心很有成就感,沒有賣出去也不氣餒,終會遇到欣賞這些作品的人,但更重要的是,長輩們雖然日漸老了,但是心卻仍舊健朗,許多事情還是能做得到。
文健站除了是大家齊聚一堂上課的地方,也是充滿溫暖、充滿愛的一個大家庭,曾有一位長輩因一場車禍,回到東部復健,但辨識力、記憶力、語言能力都變得很差,甚至忘記自己的老婆是誰,不過,在文健站感受到其他夥伴的熱情,也讓他慢慢喜歡上文健站,這地方也幫助他有很大的成長。
東河文健站還有量能服務,幫助不方便來的、獨居長者,提供送餐、陪聊天、生命量測、散步等,更多陪伴的故事。
